老年人有什么心理特點?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標準是什么?老年人常見的心理問題有哪些?應該如何應對干預?29日下午,在思明區衛生健康局舉行的思明區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培訓班上,豐富的知識、實用的技能令思明區各街道、社區工作者們受益匪淺。這是思明區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的又一新舉措。

【項目】
建立專業人員隊伍 形成三級心理預防干預機制
思明區65歲以上戶籍人口約9.6萬人,占全區戶籍人口的11.54%。今年7月,思明區啟動了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以下簡稱“關愛項目”)的試點工作,通過政府購買專業服務進行項目運作,建立專業的人員隊伍,形成三級心理預防干預機制,探索社區基層為老年人提供心理服務的新模式,打造老年人心理關愛的“思明樣本”。
廈港街道南華社區、中華街道文安社區、鼓浪嶼街道內厝社區被選為試點社區,由美麗心靈社會工作事務中心進行專業的運作與服務,為項目試點社區65歲以上特別是失獨、病殘、空巢、喪偶、臨終等重點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服務。
該項目以“建構體系、重在預防、科學干預”為策略,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建立起了三級預防機制。同時,部門、機構、社區、家庭多方聯動,推動全區形成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良好格局。目前,關愛項目已開展100多人次心理健康評估。
關愛聯盟組織豐富的心理關愛活動。
心理健康評估
對評估結果顯示正常的老年人,鼓勵其繼續保持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并積極帶動身邊老年人共同參與社會活動;對評估結果顯示輕度焦慮、抑郁的老年人,實施心理咨詢、心理治療等心理干預,定期隨訪;對評估結果顯示疑似存在早期老年癡呆癥、中度及以上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障礙的老年人,建議其到綜合醫院的心理健康門診就醫,實現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三級預防機制
一級預防:老年人心理健康科普宣傳、老年人心理健康講座、老年人心理健康測評篩查;二級預防:輕度心理問題老人一對一心理咨詢、老年人團體心理輔導;三級預防:對于中度及以上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障礙的老年人,建議其到綜合醫院心理科就診,并做好跟蹤服務與心理支持。
在心理咨詢師的引導下開展小組活動。
【亮點】
1、專業科普+技能培訓 把心理知識送上門
近3個月來,多場心理健康科普講座送到居民家門口。關愛項目邀請了心理專業老年精神科醫師走進社區,幫助老年人了解心理健康知識,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家住中華街道的許先生說:“聽講座不僅讓我們對心理健康有了認識,還學到不少心理調適的方法,很實用。”
除了幫助老年人提升心理健康意識,思明區還積極開展實用的心理健康服務技能培訓,增強基層老年工作者對常見老年人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障礙的識別和干預能力。昨日下午的培訓中,美麗心靈社會工作事務中心理事長戴仕梅帶領社區工作者們開展心理體驗,進行放松、減壓訓練。
2、豐富的小組互動活動 收獲健康感受關愛
觀察葉子、觸摸葉子、聞葉子、憑著記憶畫葉子、尋找葉子……別以為這是一堂簡單的手工課,其實這是關愛項目在社區開展的心理支持小組活動,讓老人們在與花草的互動中發現自我。
小組活動鼓勵老人走出家門,增加交流互動,為他們的社會交往創造機會。同時通過課程設置,對老人進行五感(味覺、聽覺、嗅覺、視覺、觸覺)訓練。老人參加訓練的同時,也豐富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

關愛項目還將節慶活動與心理健康活動相融合,今年中秋節舉辦了多場主題節慶心理健康活動,有老人們喜歡的手指操、健身操等,健康互動后還有博餅活動,老人們在收獲健康的同時,也感受到了來自思明區的關愛。
3、一對一進行個案輔導 關愛聯盟全方位呵護
在試點社區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細心的工作人員發現,住在這個社區的林奶奶最近變開朗了,常積極參與中心活動。這樣的變化正是開展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取得的成果之一。
在工作人員印象中,從前的林奶奶不愛參加活動,還總覺得有人罵她,特別消沉。社區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聯系了關愛項目的負責人。在對林奶奶進行個案輔導時,戴仕梅覺察到了問題所在:老人不愿離家,而且精神狀態不佳。
在輔導老人的同時,戴仕梅聯系了林奶奶的兒子,讓他陪老人到醫院看病,并指導林奶奶的家人和照料中心的工作人員與老人溝通、相處。心理咨詢師與家屬、社區共同建立起關愛聯盟,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幫扶與關愛。半個多月后,林奶奶的狀態明顯好轉。(廈門晚報 記者 戴懿)
-end-
來源:廈門文明網
思明區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
思明區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屬于思明區衛生健康局為在全市推進廈門市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提升我市老年心理健康服務能力所啟動的項目,由美麗心靈社會工作事務中心進行專業的運作與服務。該項目將針對老年人重點人群的心理健康開展服務,全面開展老年人心理健康促進與教育,通過多種形式和平臺,廣泛開展心理健康科普宣傳;針對有心理行為問題困擾和心理疾病的老年人群體,提供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服務、關注老年人心理健康、提升老年人心理資本、促進老年人健康生活。
|